1、考古研究中的應用
考古研究中,應用xrf分析儀可以測定古代遺物中的成分,從而達到各種分析目的, 了解當時的人類社會文化。xrf分析儀主要應用于鑒定古代遺物的年代、真偽、產地和制作工藝等。
(1)、文物的鑒定
文物的鑒定包括兩個內容:一是鑒定文物的材質。如安徽東至發現的南宋關子鈔版,當時有人認為是鐵質的,經X射線熒光分析后發現是鉛質的。二是鑒定真偽。如美國曾對迭戈于1658年畫的油畫《奧地利的瑪麗安娜皇后》進行鑒定,用X射線熒光光譜儀分析了畫中的白色顏料,其材質是鉛白和石膏。這就證明此畫是真的,因為1870年以后油畫的白色顏料只使用鈦白。
(2)文物的斷代
同一類型的古代遺物,不同時代的制作工藝和配料是不一樣的,其成分是有區別的,因而可以利用X射線熒光分析進行文物的斷代。例如銅鏡,漢代普遍使用高錫含鉛的青銅鏡,唐代青銅鏡則加入大量的鉛,宋代青銅鏡加鋅同時含鉛量高達30%以上,元以后大量使用白銅鏡,明中期后使用黃銅鏡。由于這些特點和規律,通過X射線熒光分析,就可以推斷它們的年代。
(3)文物產地及其礦料來源分析
時空框架的建立是考古學的基礎,斷代測年是為古代遺存提供時間標尺,文物產地及其礦料來源則為古代遺存提供空間坐標。文物的成分與其制作時間、地點存在著一定的關系。對文物進行X射線熒光光譜儀分析,可知其成分,經聚類分析和其他方法的旁證,可確定其產地及其礦料來源。
這就為研究古代各種文化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有意義的信息。德國的拉德肯實驗室用xrf分析儀了尼羅河流域的古陶器,發現一般低質產品各地都有出產,而高質量產品,則來自于尼羅河中部地底比斯幾個中心地區。彭子成等用能量色散X熒光光譜儀測定了臨江窯、吉州窯、湖田窯和長沙窯古瓷胎的化學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含量。通過化學指標和多元統計方法,研究了臨江窯及其它三個窯場古瓷胎的化學組成和相互關系,揭示了不同產地的化學分區特征。
( 4)制作工藝的研究
通過對文物的 X 射線熒光光譜分析,可了解文物的成分,從成分構成又可以推斷當時的制作工藝。例如,敦煌莫高窟隋代佛像上的涂金粉,經 X 射線熒光分析發現鉛(Pb)的含量是金(Au)的4倍多,其表面呈金色,涂層極薄。從而可以推測,在佛像上先涂鉛粉再涂金粉,就可以節省金的用量。魏國鋒等采用 X 射線熒光儀、金相顯微鏡等現代檢測手段,分析了金沙遺址出土銅片的元素成分和金相組織。研究表明銅片為高溫熱鍛成形,其熱鍛溫度范圍在500 ~ 700度之間,符合現代金屬學原理。銅片表面的樹形紋飾是用預先制作的樹模在銅片上壓印而成。這一研究結果對進一步了解成都平原的青銅加工技術有重要意義。
2、文物保護的研究應用
文物保護是研究人類文化遺產質變規律,從而研究如何對抗自然界對文物產生破壞的科學[。在文物保護研究中應用的內容主要有:
(1) 研究文物材料的成分和結構。
通過分析文物材料的成分和結構,查明各類質地材料的損壞過程和機理,探索各種材料的質變規律,從而設法對抗質變來保護文物。如,干福熹用X熒光光譜儀分析了越王勾踐劍上的鑲嵌玻璃和同地出土的時代稍晚的楚墓玻璃珠的成分,發現與江西低鈣原始瓷釉的化學成分十分接近。又如, 朱劍等用能量色散 X 射線經驗系數法,對江西吳城出土的商代原始瓷殘片中主、次量元素含量進行了測試,所得結果與前人的研究頗為吻合。說明該法能滿足考古樣品分析的要求, 特別適用于古陶瓷樣品的無損分析。
(2) 研究文物的地下埋藏環境。
文物保護的好壞與它在地下環境有直接的關系。地下環境包括水文地質條件。有些文物在地下保護很好,掌握了它的地下環境,就可以在地面上以類似的環境條件來保護它。如,金普軍等用 X 射線熒光光譜等科學分析手段,研究了九連墩楚墓出土的戰國青銅器的埋藏環境,發現整個環境密閉,總體呈中性,HCO3-的濃度較高。這樣的埋藏環境就是減緩鉛錫焊料腐蝕的主要原因之一,使得大部分青銅器完好地保存了下來。
(3)研究文物地上保存的*環境。
文物保存*環境的研究,是當今國內外文物保護研究的熱點。不同質地的文物對環境有不同的要求,如果環境能滿足文物保存的要求,將大大延長其壽命。如,羅曦蕓、吳來明采用 X 熒光光譜、 離子色譜等方法分析了變色銀幣清洗液的成分, 并對博物館周邊環境空氣和顆粒物進行了檢測。實驗結果和銀化物化學性質的結合,解釋了銀與各種污染例子作用zui終轉化為穩定的硫化銀的原因,同時也為制定銀質文物保護環境標準和改造方案提供了科學依據。
(4)研究文物的保養技術。
對已經損壞的文物,希望能恢復它的原貌,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也必須保持它的現狀,因而要針對不同文物采取不同的保護措施。這是目前文物保 護的重點內容。如,潘郁生、黃槐武用 X 射線熒光分析了廣西博物館漢代鐵器的銹飾產物的化學成分, 結果表明鐵銹的主要成分是針鐵礦和纖鐵礦, 而且鐵銹樣品中存在痕量的氯離子, 在一定條件下, 將形成鐵器集體腐蝕的惡性循環。
(5) 研究文物保護修復的傳統技術。
任何一門科學都是在繼承前人成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文物保護技術,這都需要很好地去發掘、繼承和改進,從而更好地為保護文物服務。